體驗式教育的幾個階段都是什么!
今天讓長春企業拓展小編帶大家了解下體驗式教育的四個階段都是什么。
1、親歷階段。即個體親身經歷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情境的階段。
2、形成階段。即個體對上述親歷過程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觀念的階段。
3、檢驗階段。即個體在新情境中檢驗所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的階段。
4、反思階段。即反思已經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產生新經驗、新認識,并不斷產生循環的階段。
由此可見,體驗式教學是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經驗、新認識,并由此發展學生適應自然與社會的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個性成長的教學方式。如在德育課中實施體驗式教學,就是讓學生親歷某件事(包括心理上的親歷和參與實踐活動親身經歷或“親為”),從中獲得真切感受,以提升道德認識,并激發起相應的道德情感。
體驗式教育堅持"間接體驗-直接體驗-反思體驗-體驗內化"等體驗方式的結合。
"間接體驗"又稱為角色體驗。采用模擬的社會和生活,為未成年人設計多個角色,模擬農場、工廠、商店、機關和相應崗位的情景,讓未成年人去進行間接體驗。
"直接體驗"是讓未成年人克服過去預想不到的困難去完成有關"使命",祛除平日的嬌、驕二氣。組織未成年人到農場、工廠、商店、機關去體驗生產生活,在親身參與中獲得感知和感悟。
"反思體驗"就是引導體驗者對體驗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體驗、行為變化、活動過程及效果等進行深層次思考,強化體驗效果,促進自我認識與評價。
"體驗內化"是體驗反思的深化和提升,強調要明確體驗活動的外部行為與內部過程之間的關系,借助外部活動促進、深化內部體驗。體驗可以使學生廣泛接觸社會,品味勞動的艱辛,體驗人間的溫情,增強社會責任感等。
以上就是長春企業拓展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體驗式教育的幾個階段,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